未病先防 冬病夏治 “三伏天灸”開始了
天灸,是中醫(yī)灸治療法中非火熱灸法中的主要方法,又稱發(fā)泡療法,是中醫(yī)傳統(tǒng)的外治療法。是借助藥物對穴位的刺激,使局部皮膚發(fā)紅充血,甚至起泡,以激發(fā)臟腑經絡之氣,從而調整機體氣血陰陽而防治疾病的一種方法。通過將特殊調配的藥物貼敷于特定的穴位,可使藥物持續(xù)刺激穴位,通經入絡,達到疏通經絡、活血通脈、溫經散寒、調節(jié)臟腑功能的效果,既可改善臨床癥狀,又可提高機體免疫力。
根據(jù)貼藥的時間分為:“三伏天灸”、“三九天灸”、“節(jié)氣灸”等。
三伏是初伏、中伏、末伏的統(tǒng)稱。三伏天是全年天氣最熱,陽氣最盛的階段。在這一階段,人體腠理疏松,經絡氣血流通順暢。此時貼敷有利于藥物的滲透與吸收,是溫煦體內陽氣,驅散內伏寒邪的最佳時機。
二、“三伏天灸”主治:
1.過敏性鼻炎、慢性咳嗽、慢性扁桃體炎、慢性咽炎,鼻竇炎。
2.呼吸系統(tǒng)疾?。郝灾夤苎?,哮喘、肺氣腫,慢性阻塞性肺疾病。
3.消化系統(tǒng)疾?。郝晕秆?、慢性結腸炎、消化道潰瘍等(中醫(yī)辨證為脾胃虛寒者)
4.痛癥:肩周炎、風濕與類風濕性關節(jié)炎、頸椎病、腰椎病,膝關節(jié)骨性關節(jié)炎
5.外周神經病:三叉神經痛、面神經炎。
6.婦科:痛經、盆腔炎、不孕癥等
7.兒科:反復感冒、反復咳嗽、腹痛、厭食、遺尿等
8.體虛易感冒及素體陽氣虛弱(有畏寒怕冷、四肢冰冷等癥狀)、機體抵抗力低下患者。
9.亞健康保健。
三、 “三伏天灸”不適宜貼敷的情況有:
1.中醫(yī)辨證為實熱證者不宜使用。
2.肺炎及多種感染性疾病急性發(fā)熱期。
3.對貼敷藥物極度敏感,特殊體質及接觸性皮炎等皮膚病患者。
4.貼敷穴位局部皮膚有破潰者。
5.孕婦及一歲以下兒童。
四、“三伏天灸”貼敷時間
第一次:2015年07月03日(星期五)
第二次:2015年07月13日(星期一)
第三次:2015年07月23日(星期四)
第四次:2015年08月02日(星期日)
第五次:2015年08月12日(星期三)
貼藥地點:門診綜合樓(即新大樓)一樓
咨詢預約科室:陽春市人民醫(yī)院中醫(yī)科
咨詢預約電話: 0662-77683221
五、“三伏天灸”注意事項。
1.天灸療法本身為一種發(fā)泡療法,治療后皮膚出現(xiàn)輕度灼熱、發(fā)泡,甚至泡消后遺留淺疤痕都是正常。
2.經驗認為貼藥年限長、次數(shù)多,則其療效高、效果好,因此病友要有耐心,堅持多年貼藥。推薦采用“三伏天灸”+“三九天灸”貼敷的方法治療。
3.經驗認為,當天貼敷效果最佳,如當日漏貼,可與次日至人民醫(yī)院綜合(中西醫(yī)結合)科(住院部二樓)補貼。
4.一般3-4個小時后可將藥物自行除去。切忌貼藥時間過長。
5.三歲以下兒童貼藥時間不宜超過30分鐘,年齡越小,貼藥時間應相應縮短,但不能少于15分鐘。
6.如貼藥后,局部灼熱難受,可提前除去。
7.如局部皮膚出現(xiàn)水泡,應穿著柔軟衣服,防止摩擦破損,并外涂紫水:水泡破潰者,應保護創(chuàng)面,外涂紅霉素軟膏、金霉素軟膏,防止感染。
8.貼藥當日戒煙酒,禁食生冷、辛辣、燒烤及海鮮、鵝肉等食物、
9.貼藥時皮膚應保持干燥,貼藥后不宜劇烈運動,以免藥膏脫落,禁止冷水浴
上一篇:我院志愿者到陽春市第二中學舉辦應急救護知識普及公益課堂[ 06-04 ]
下一篇:我院仁愛為懷獲贊揚[ 06-12 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