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下萬事都有其規(guī)律,
包括大腦。
做好這幾個習慣能讓大腦老的慢!
趕緊來了解一下~
?
大腦一生經歷十道關
胎兒期:腦細胞增速驚人
胎兒期是大腦發(fā)育的第一道關,胎兒平均每分鐘新增25萬個腦細胞。
新生兒期:形成更多神經元和連接
新生兒大腦約為328立方厘米,3個月時,大腦體積增長229立方厘米,并逐漸形成更多神經元和連接。
3歲:大腦神經突觸驟增
3歲時,大腦體積和腦細胞是成年時的80%。3歲孩子的大腦非常復雜,甚至超過地球上任何一種動物。此時,大腦中的神經突觸數(shù)量是成年期的2倍多。隨著大腦發(fā)育,開始“修剪”突觸,清除用不到的,重點培養(yǎng)關鍵突觸。
5歲前:生活經歷“塑造”大腦
孩子在這一階段的各種行為直接影響大腦突觸形態(tài)的形成。這意味著消極經歷會給孩子留下永久性心理創(chuàng)傷,積極經歷及早期干預等比其他時間更有利于身心發(fā)展。
青春期:開始形成決策能力
青春期大腦在重量上與成年期差不多,但仍沒有完全發(fā)育,負責決策、沖動控制和同情心的額葉區(qū)開始形成。
20多歲:大腦發(fā)育逐漸衰退
20多歲時,大腦額葉發(fā)育結束,髓鞘質形成完畢。大腦突觸和腦細胞在人的一生中會繼續(xù)形成和消亡。這個階段額葉發(fā)育一旦出現(xiàn)問題,更容易導致精神分裂癥、焦慮癥等疾病。研究發(fā)現(xiàn),60%~80%的嚴重情感障礙病例確診年齡段為18~25歲。
30~40多歲:學習變得困難
20多歲時,腦細胞和突觸產生變慢,導致30多歲時學習困難。不過,健康的飲食和運動習慣有助于改善大腦健康、提高記憶力。
50多歲:記憶力開始下降
很多人發(fā)現(xiàn),思維能力從50多歲開始走下坡路,首當其沖是短期記憶。因此,不要忽視記憶力下降的相關癥狀,防止嚴重記憶喪失。
60~70多歲:大腦衰老速度加快
60歲后,老年癡呆癥發(fā)病率高達10%。這與腦細胞和突觸隨著年齡增長逐漸減少密切相關。在某些人群中,大腦衰老速度比身體衰老得更快。
80歲后:老年癡呆癥風險飆升
研究發(fā)現(xiàn),80歲后約50%的老人會罹患老年癡呆癥。經常進行有氧運動、益智和社交活動,有助于保持大腦健康。建議老人每天至少進行20分鐘有氧運動,比如快步走、慢跑、打太極拳等。
七種飲食習慣,大腦老得慢
隨著身體機能衰退,老人腦力也逐漸變慢。那么,老人該如何安排自己的飲食,從而延緩認知功能衰退呢?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吧。
1、控制熱量
控制熱量攝入可減少引發(fā)阿爾茨海默病的風險因素,比如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、高血壓和糖尿病。這并非建議老人把熱量一下削減到很低水平,需要循序漸進。
而且不建議熱量攝入長期低于1200千卡/天,特別是體型較瘦的老人控制熱量要適度,否則弊大于利。老人可從多吃一些蔬菜沙拉、蔬菜湯開始,或者改用小一號盤子,給大腦一個暗示:沒少吃。
2、每天至少吃5份(100克/份)果蔬
美國“芝加哥健康和老年研究項目”針對3718名65歲以上志愿者進行研究發(fā)現(xiàn),多吃果蔬可減緩認知能力下降速度。該研究為期6年,結果顯示,每天吃5份以上果蔬的老人,認知能力下降幾率比其他人低40%。建議身體狀況良好的老人,每天吃300~500克蔬菜,200~350克水果。
3、使用豐富的天然香辛料
各種植物香辛料可給飯菜增味,還有助于減少烹調過程中食用油、鹽的使用量。很多植物香辛料含有抗氧化物質,并有一定的防病效果。建議老人日常生活中不妨用蔥、蒜、胡椒、花椒、薄荷、孜然等天然香辛料,代替部分油、鹽、糖。
4、腌制的肉類先烹調
食物中廣泛存在脂肪、蛋白質、糖等成分,在高溫下發(fā)生復雜化學反應,導致產生糖基化終產物等有毒有害物質,熏肉、香腸、加工肉類及油炸和燒烤食品中含量特別高。
這類食物吃得太多,會加劇大腦老化損傷。有個竅門對降低糖基化終產物行之有效:盡量提高食物中水分含量。比如高溫烹調魚或肉之前,放在沸水中焯一下,或通過蒸、浸泡(比如用黃酒、醋、醬油等腌制一下)等方式,讓水分滲透到肉里。
5、每周吃一次深海魚
生活在深海水域的魚類為了御寒,會產生較多歐米伽3脂肪酸維持正常生理活動。老人適當吃些深海魚,可降低身體及大腦炎癥反應。
6、常吃堅果和雜糧
五谷雜糧和堅果能為人體補充歐米伽3脂肪酸,而且富含硒和維生素E,可促進大腦健康。美國華盛頓大學研究顯示,攝入雜糧和堅果過少是早亡的風險因素之一。老人可適當吃些核桃,其中含有抗氧化物質,能減輕阿爾茨海默病。不過需要注意,堅果攝入量以每天一小撮為宜,吃得過多易脂肪超標。
7、每天喝幾杯茶
紅茶和綠茶都富含抗氧化物質兒茶酚,能防止氧化對全身各部位組織的損害。綠茶中富含兒茶素,能減少β淀粉樣蛋白沉積,降低血壓和膽固醇水平,從而改善大腦健康。喝茶還有助于降血壓和膽固醇水平,對降低2型糖尿病、心血管疾病、卵巢癌等發(fā)病風險也有積極作用。